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1999年春,华尔街上弥漫的愉悦气氛似乎已经消失殆尽。财经杂志《巴伦周刊》(WeeklyBarron)刊登了一篇有创意的文章,标题为“亚马逊炸弹网站”(Amazon.bomb),意在对外宣称“投资者开始意识到这支充满传奇色彩的股票已经出现了麻烦”。文章有点言过其实,认为沃尔玛和巴诺将会摧毁这家新公司,但这立刻就降低了市场的热度。亚马逊下个月又发布了一份具有代表性的季度收入报告,结果表明销售额大幅度攀升,亏损也越来越多。这次的反响比较平静,亚马逊的股票其实也已经略有下跌。不祥的是,在电话会议上,分析师不再像往常那样庆祝胜利了。
当时,亚马逊的会计主管基林·布兰农(KelynBrannon)说,她和乔伊·科维把贝佐斯拉进一间会议室,向他展示了一种被称为“同比损益表”(Common-sizingtheinestatement)的财务分析表格。它将资产负债表的每一部分表达为一个销售百分比值。这些计算表明,如果按照当天的成交价,亚马逊未来数十年也不会赢利。布兰农说:“这是一个让人尴尬的时刻。”贝佐斯打算快速进发,朝着赢利的目标迈进。为了记录下这一瞬间,他拿当时的傻瓜相机为团队拍了张照片,然后把它贴在了办公室的门上。
然而,公司的巨额开销和不断增大的财务缺口在亚马逊管理层引起了恐慌。更加令人担忧的是,贝佐斯这位年仅35岁的CEO年轻气盛、反复无常,他还需要更多人的指点和帮助。当亚马逊董事会听到基层员工关于贝佐斯不倾听下属意见的抱怨声此起彼伏时,他们启动了公司最初10年来最糟糕的一项提议。董事会决定让贝佐斯聘一位首席运行官。
贝佐斯最终接受了这个提议。他认为公司应该储备更多的资深经理人,同时他还酝酿着花更多的时间来满足个人的其他兴趣爱好。亚马逊面试了许多资深高级管理人员,其中包括华尔街资深人士杰米·戴蒙(JamieDamon),他刚被花旗银行主席桑迪·韦尔(SandyWeill)解雇。亚马逊选定了年轻的乔·加利(JoeGalli),他曾是全球最大的电工工具生产企业Black&Decker的一位雄心勃勃的销售人员,曾开拓了美国得伟电动工具(DewaltPowertolls)的营销渠道。贝佐斯、科维和约翰·杜尔迫切希望加利的加盟,因此6月份就和他签了约,把他从百事可乐挖了过来。就在一天前,加利还准备做百事可乐旗下菲多利食品公司的主管。
贝佐斯根据约翰·杜尔的建议,亲自起草了一个创新型的报表。所有的亚马逊高管都要向加利汇报,然后加利再向贝佐斯汇报。加利还进入了亚马逊董事会。贝佐斯J团队被重新命名为S(S代表资深)团队。贝佐斯随心所欲地把精力放在了新产品开发、公共关系的营造和其他户外活动以及家庭上。麦凯奇此时怀上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那年年初,夫妇俩搬出了西雅图后来的公寓,搬进了位于华盛顿湖东海岸麦地那市那栋价值1000万美元的豪宅。加利说:“杰夫真想把精力放在慈善和其他多种兴趣爱好上,他要彻底改变亚马逊,这真令人兴奋。”
加利来自匹兹堡,他的父亲是意大利裔美国人,经营着一个废品回收站。加利自诩是一个擅长削减成本和资金周转的行家,他希望能对当时世界上最重要的商业圈产生影响。他走路时挺胸抬头,身穿奢侈品牌布里奥尼西服,为了引人注意手里经常拿着棒球棍。起初贝佐斯好像很喜欢他这样的装扮,他向全公司员工介绍加利时说:“我希望加利更成熟一些,但我只能要求加利更加忘我地工作。”
加利就像是西班牙潘普洛纳街道上放出的愤怒公牛一样,给亚马逊带来了强有力的冲击。在他周围的任何地方,都能看到员工们干起活来无组织、无纪律,这哪像他在Black&Decker公司19年来学到的严谨管理体系啊!加利说:“我们拥有来自于斯坦福和哈佛的优秀人才,他们每天奔波忙碌,然而我们这里却缺乏操作规程和控制。这像是牛仔们的西部世界。”他采取的第一个行动就是把微薄的办公经费砍去,取消了药品艾德维尔(Advil,一种止痛药)的免费取用。他认为这些都是完全没必要的花销。此事在员工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加利不擅长技术,这是一个致命弱点,因为公司员工经常把他们的工作地点戏称为软件开发公司,而不是一个零售商。加利只看秘书为其打印出来的电子邮件,他想改变亚马逊的文化:推行电话会议,以此来取代电子邮件。他非常注重公司的外部形象,他私自购置公司商务机,因为他要经常出差,去拓展亚马逊的海外业务。他曾经把保时捷多次停在大客户的车位上,大楼保安最终把车拖走,公司为此传得沸沸扬扬。加利后来只承认泊车位置不对。
1999年10月,加利主持了一项美国北达科他州五金连锁店ToolCrib北店的收购计划,准备在网上开设工具业务网站。他飞到克利夫兰与宣伟公司(Sherwin-Williams)高管会面,来共同调研增加油漆产品经营的可能性,尽管油漆不方便运输,并且有些颜色在网上展示效果不好,如瑞士咖啡色。他借用Black&Decker公司的一项成功营销噱头,把一大批黑色越野车组织起来,建了一个车队,车身上刷着亚马逊的标志;员工们可以驾车环城,向人们分发亚马逊网站的使用手册。这项计划由于其他紧急事务而搁浅。几个月后,这些车被扔在停车场,和当时的削减成本计划形成鲜明对比。加利说:“大多数公司会有45个创意被优先考虑,因此排序很容易,但亚马逊或许会有150个好主意,因为杰夫每天都会有一个新想法。”
贝佐斯和加利一开始就出现了隔阂。虽然贝佐斯亲自起草了公司新的组织结构图,但在加利任职期间,他一直牢牢控制着公司的主要命脉,从并购这些大事到网站主页的外观变化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都事必躬亲。加利认为,既然和公司签了约来掌管一些事务,就应该争取自己的权利。董事会成员汤姆·阿尔伯格说:“坦率来说,乔给公司制造了混乱,他想成为CEO,但他最终并没有得到这个岗位。”贝佐斯的第一个孩子普勒斯顿出生后,他休了一段时间的假,回来后发现公司陷入了一片混乱,这是加利简单粗暴的管理风格造成的。亚马逊和董事会现在陷入了领导层危机中。
但加利还是为公司做出了很多的贡献。他把分部主管哈里森·米勒和克里斯·佩恩提升为总经理,让他们管理盈亏账目及成本和赢利核算。由于在Black&Decker公司多年积累下来了与家得宝大型卖场打交道的经验,因此他决定引进传统零售业的理念。如从合作营销中赢利,或从供货商向顾客推出畅销品的合作性机构。科维由于三年来马不停蹄地工作,身体极度透支,加利帮助亚马逊从Delta(德高集团)招募了一位首席财务官,名叫沃伦·简森(WarrenJenson)。加利实在忍受不了吉米·莱特时常缺勤的情况,因为他经常要往来于公司和本顿维尔之间。迫于压力,莱特于1999年节日季到来之前辞了职。加利在招聘新的运营主管上起了很大的作用,他成功引进了来自联信公司(AlliedSignal)的杰夫·维尔克,后者后来成为亚马逊的中流砥柱。
1999年节日季前后,顾客蜂拥而至亚马逊网站。一年来耳闻网站的风生水起,购买大军准备大举进入这个充满诱惑的网站来一试深浅。亚马逊员工正在屏息等待这一时刻的来临。
亚马逊现在在美国有5家物流中心,在欧洲有2家。吉米·莱特和许多沃尔玛以前的好友纷纷离开亚马逊。以前专为运送图书而设计的软件系统,现在要调整为能够适应所有货品的运输系统,从电视机到儿童装沙子的沙滩玩具桶。亚马逊的致命克星——混乱局面——又重新抬头了。
不出所料,感恩节后,亚马逊最畅销的玩具脱销了。克里·莫里斯是从沃尔玛来到亚马逊的一位采购员,她说要组织亚马逊员工参观美国好事多连锁(Costco)以及国内所有的玩具反斗城,好让他们承接所有神奇宝贝系列玩具(Pokémontoys)和美泰的摇摆小狗玩具(Mattel’sWalk’NWagdog),这是当时非常热卖的两款玩具。她把玩具反斗城网站新推出的所有神奇宝贝玩具一扫而光,充分利用对手的免费运输推广将所有货物运到弗恩利。莫里斯说:“因为当年他们对电子商务还比较陌生,因此没有办法及时通知我们来购买他们的所有库存货物,等我们知道时已经晚了。”
再一次的需求增长促使公司启动了“拯救圣诞老人”计划。员工们告别家人要开始为期两周的紧张工作——接听客服热线或在全国的物流中心工作。公司为了省钱,安排每两个员工住一间房。对有些人来说,这是在公司度过的一段最难忘经历。但有些人相当不满,大声吵闹。弗恩利物流中心主管伯特·韦格纳(BertWegner)说:“我并不认为他们是自命不凡,他们只是还不能习惯。他们没料到是这样,他们也不想如此。当时,许多人都控制不了这一局面。”
在弗恩利物流中心的那段时间,许多员工下班后都在里诺的赌场金块酒店(GoldenNugget)里打发时间;尤其当他们下完夜班后,会在早晨6点凑在一起,在赌场里边喝边赌。后来,有几位员工坚称他们这是一直在附近的“监狱”里工作,现在就像是放风的犯人一样,虽然这一说法现在已无人证实。资深员工汤姆·舍恩霍夫是当时被派往特拉华州的团队中的一员,当时那里的厂区遇到了麻烦,临时工的素质太差。他说:“当时那里临时工很多,而且他们像是从康复中心出来的。”他目睹一位员工因为喝得烂醉而被开除,然后拼命辩解,涕泪横流。
舍恩霍夫和他的团队花了一周时间来打扫特拉华州物流公司的战场,并把员工组织起来。他说:“我们工作起来非常投入和勤奋。可以说像驴一样拼命。目的是为了赶在圣诞节前来兑现我们的品牌承诺。我们坚信辛苦没有白费。”
吉姆·雷切米勒和乔尔·施皮格尔领导的团队突然造访位于佐治亚州麦克多诺80万平方英尺的新物流中心。这里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未完成,员工们都还带着安全帽。团队主要是想解决一个叫被命名为“FUD”的问题,就是用替代品来满足对奇缺失货物的需求。这主要是针对一些在网上已经销售出去,但因为在巨大的物流中心丢失货物而无法出货的情况。这比几百名顾客订不到圣诞节礼物更加严重(虽然这种情况也很糟糕)。在节日季,分拣货物的机器超负荷运转,任何一笔订单如果中途卡壳,另一笔订单的完成也会受到影响,那么货物交运就会延迟。随着FUD问题的累积,整个运作过程就会受到影响。雷切米勒团队的任务就是要来解决这些难题。但很明显,只要有一个产品出现问题,就会波及整个物流中心,使其陷入混乱——比如丢失了一个托盘的Jigglypuff玩具。
据亚马逊数据库记录,这笔货物运到了物流中心。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么货物不是放错了,就是被偷了。尽管雷切米勒组织了一个搜索队,但就像是大海捞针;在一个80万平方英尺的仓库里找一个小箱子,其难度可想而知。雷切米勒说:“这特别像电影《夺宝奇兵》(RaidersoftheLostArk)结尾时的场景。”她赶紧来到附近的沃尔玛超市购买了几架双筒望远镜,然后分发给搜索队,以便大家能够扫视到金属货架的上层。
经过三天艰苦的搜索,凌晨两点雷切米勒沮丧地坐在办公室里,已经精疲力竭。此时,门突然开了。一位员工手舞足蹈地冲进来,雷切米勒以为她在梦游。然后她发现这位员工后面是一群跳着康茄舞的工人,他们兴奋地举着一箱子东西——这就是那个“丢失”了的那个的货物。
当1999年的节日季销售结束时,亚马逊的高管和员工终于可以喘口气了。销售额比上一年增加了95%,公司又吸引了300万新顾客,注册账户达到2000万。杰夫·贝佐斯由此当选为历史上最年轻的“年度风云人物”,并被冠以“电子商务之王”的称号。这成为亚马逊及其工作成果的绝佳见证。
公司一路坎坎坷坷,还因为一批积压玩具损失了3900万美元。多亏员工齐心协力,才避免了让公司造成巨大的损失,也没有让顾客对公司过度不满。与此同时,如玩具反斗城公司和梅西公司这样的网站对手只生存了一个节日季就被顾客抱怨、媒体恶评弄得一团糟。甚至连邦联贸易委员会也介入进来,就未能兑现顾客承诺一事展开调查。
次年1月份,每位员工都得到了休整,许多人还去度了假,回来后亚马逊举办了一年一度的节日化装舞会。新上任的首席财务官沃伦·简森在亚马逊上买了十几个芭比娃娃,并把它们缝在毛衣上。他诡秘地开玩笑说,他的装扮像是一件积压商品。哈里森·米勒认为这只不过是一句玩笑话。
亚马逊一直在尽量改善工作程序上的无序状态,并养精蓄锐以利再战。但它在不断靠近危险的悬崖,公司本身最清楚这一点。它的内部账目非常混乱;物流的迅速发展导致大量的货物错放和丢失,从而很难在第四季度结清账务。会计师杰森·蔡尔德(JasonChild)当时在亚马逊的德国分部工作,但后来为解决公司问题被召回西雅图来接管审计官的职务。他说:“这是亚马逊历史上最让人疯狂的一个季度。”公司极力寻求外部的援助,通过安永公司招聘了一位顾问。这名顾问来了之后,几个星期都看到的都是公司的混乱情况,然后就离开了。蔡尔德和同事在1月末才结完了第四季度的账。
目前亚马逊董事会不得不解决领导层危机的问题。人们对加利颇有微词,他上台后公司一直人心不稳。许多员工认为贝佐斯也没有用心培养他的手下——既不倾听员工的问题,也不舍得在员工培训上投资。约翰·杜尔平静地与公司的许多资深高管通电话,让他们在管理层这一危机时刻充分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为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他向硅谷的传奇人物求助,这是一位哥伦比亚大学前橄榄球队教练,名叫比尔·坎贝尔(BillCampbell)。
20世纪90年代,坎贝尔担任过苹果公司的董事和直觉公司的CEO。他为人和善,一直以善于倾听而著称;他可以临危受命,让公司高层正视自己的过失。史蒂夫·乔布斯视他为知己,并且在1997年重掌公司大权时把他召进苹果公司董事会。在亚马逊,坎贝尔的任务非常明确,就是帮助加利与其他员工友好相处。几周内,他频繁往返于硅谷与西雅图之间,出席常务会议,会上基本不发言,然后就如何解决领导层问题与亚马逊经理们密谈。
当时的几位亚马逊高管确信,董事会又给了坎贝尔另一个秘密权力:看看是否能够说服贝佐斯,让他靠边站,由加利来接替他的职位。这和当时的硅谷用人原则不谋而合,就是用“成熟的管理者”来执行创始人的梦想计划。梅格·惠特曼已经接管了易趣;摩托罗拉高管蒂姆·库戈尔(TimKoogle)接替了雅虎创始人杨致远。亚马逊董事会目睹了公司的巨额开销,以及日渐增大的亏损额,其他高管也在议论贝佐斯的冲动和控制欲。他们自然担心孵金蛋的鹅会把蛋压碎。
董事会成员里的库克、杜尔和阿尔伯格不同意上述说法,说他们根本没考虑过让贝佐斯靠边站,而且如果贝佐斯坚持不退的话,他们想让他靠边站也只是徒劳,因为他毕竟掌管着公司的一大半工作。2011年,当坎贝尔接受《福布斯》杂志(Forbes)采访时,明确地阐明了自己在亚马逊的角色:“亚马逊的杰夫·贝佐斯——我早年曾经问过员工他们是否需要这位CEO,其实我也曾做过CEO,为何你们要取代他?他这人虽然不理智,但能做出惊天动地的事情。”
无论如何,坎贝尔最后总结道,加利是有意对员工的报酬和如私人飞机这样的特别福利给予关注,为的是笼络人心,而且他也看到了员工对贝佐斯的忠诚。于是他聪明地向董事会建议,还是继续聘用他们的创始人。
加利说,离开亚马逊是他自己的选择。在他加盟公司之前,就阅读了约翰·斯卡利(JohnSculley)的《奥德赛:从百事可乐到苹果》(Odyssey:PepsitoApple)。约翰曾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任苹果公司的CEO,而且使史蒂夫·乔布斯在董事会的一次政变后被解雇。加利说:“在我来到亚马逊时,我曾向家人和自己承诺,永远不做对不起杰夫的事——就像当初斯卡利对待史蒂夫·乔布斯那样。我只是感到杰夫越来越痴迷于他的愿景,以及公司未来的走向。我可以料想公司不会实现他的愿望。他需要一个执行能力强的助手。而我不想做二把手,这是我的天性。”
2000年7月,加利离开亚马逊去一家新成立的网站VerticalNet任CEO,由于不景气,公司很快破产。几个月之内,他又应聘了纽威尔集团(NewellRubbermaid)——一家经营混乱的消费产品公司,在那主持经营了4年。这期间他历经了这家公司的大裁员和公司股票股价的一路下跌。他后来成为亚洲制造商创科实业(TechtronicIndustries)的CEO,这家公司主要生产德沃牌(DirtDevil)和胡佛牌(Hoover)吸尘器。他曾经在该公司主持了6年的公司发展工作。
加利离开亚马逊以后,董事会决定为贝佐斯物色另一位首席运营官。彼得·纽波特(PeterNeupert)是微软前高管,曾经营过Drugstore网站,几个月来一直列席资深经理人会议。但纽波特和贝佐斯在永久合作的方式上产生了分歧。贝佐斯开始意识到,他喜欢被员工簇拥的感觉,乐于关注一些工作中的细节,想成为一位主动参与工作的董事长。汤姆·阿尔伯格说:“他决定在未来的人生阶段不断缔造亚马逊奇迹,不甘心退居幕后做一些其他事情。”
那年的加利事件和公司所有的挫折,将给亚马逊留下永久的伤疤。当我撰写本书时,亚马逊还没有正式任命公司执行官和首席运营官。亚马逊在未来一段时间里不会再收购其他公司,即使打算收购,贝佐斯也会从以往的鲁莽行为中吸取教训。
当千禧年降临时,亚马逊正处在危险的边缘。2000年它不断亏损,数额超过了10亿美元,网络经济就像是从阳光明媚的一片蓝天一下子跌进了一个漆黑的山洞。早年,当贝佐斯不停为公司拼命工作时,他就曾向员工保证,亚马逊会度过债务和亏损这一危机时刻,其实——这杯苦酒都是在他异常狂热的时期自己酿就的。
路爷又在撩妻啦 医道为仙 顶流大佬被迫营业后掉马了 冷傲仙督宠甜妻 混在左道当散修 宠妻狂魔:我老婆又甜又狠 绝剑江湖路 我,百岁老人,扫扫地就无敌了 我真的很顶 快穿之极品影后任务记 这个选择太棒了 刺客善良 大小姐每天教你做人 母神之命 她的小幸运 天黑别出门 天降七宝:满级大佬妈咪太会撩 平民上位笔记 我家老板非人哉 总裁爹地太专情
煌煌五千年我之中华,文明传播世界,谦逊扬于宇内。数千年来从无一次主动侵犯别国,相反的却总有宵小以我软弱,屡屡做作死之举,历史证明他们都失败了。求仁得仁,咱们的穿越客高进也正式开启了他的抗日之旅。。。...
...
被亲妹妹算计,抢走家族荣誉还不算,连青梅竹马的未婚夫也被抢走!夏小汐发誓,要报仇!伙同男闺蜜制造复仇计划,咦?结婚证上这是谁?一不留神嫁给男闺蜜的舅舅墨夜霆!墨夜霆是谁?那个富可敌国权势滔天的男人!据说还是个GAY!管他呢,先虐了渣渣再说。可是,虐完渣以后呢?离婚该提上日程了,可他对她却日日宠,夜夜宠,化身宠妻狂魔。十天有八天起不来床的夏小汐,欲哭无泪,不是说他是GAY吗?GAY你大爷!...
我只有一点小钱,可架不住女神往死送了,今天送个十几亿的公司,明天送矿我真没多少钱啊...
...
穿书PK重生,男主是我的,娱乐圈也是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