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18章 这是你的天下(第1页)

“你以为当皇上是个轻巧事呢?”

冬日的天气,湛蓝放晴,盛开梅花的御花园赏雪楼中,放着爷俩儿的晚膳,老爷子一边小口吃着,一边看着不自觉晃膀子的朱允熥,满是揶揄的笑意。

如山般的奏折批了一天,还要一边批阅一边和臣子商议国家大事,心神俱疲。

老爷子亲手给朱允熥夹了一筷子黄澄澄的炒鸡蛋,继续说道,“不是咱非让人看着你,你小子哪都好,就是太跳脱,坐不住,静不下心。稍微对你送点,你就折溜子溜号!”

“当皇上,要给天下人做主,是天下的当家人。你一个人偷懒,耽误的是整个大明!”

朱允熥闷声点头,大口的吃着饭菜。

“不过话说回来!”老爷子似乎食欲不佳,吃了几口就不吃了,开口道,“当皇上也是天下最轻省的事儿,吃饱喝足往那一坐,风吹不着太阳晒不着,冷不着也热不着。”

“不过是说话写字,动动脑子。有啥想不明白的,下面还有臣子帮着查缺补漏。心烦了,你能骂人。生气了,可以打人。”

“气得狠了,还能杀人!”

“天底下,平头百姓且不说,王侯将相谁有这份权力?”

朱允熥知道这是老爷子的说笑,但权力的背后是责任。历史上无数的君主,有几人能做到即享受了权力,又履行了责任呢?

皇帝也是有责任的,儒家的传统观点中,当皇帝不是为了享乐的。

古往今来,那么多昏君也未必是真昏。都是名师大儒教导出来的,人精子一样的人物,怎么会不知道勤政对于帝国的好处。

只不过,大家都败在了一个厌字上。

勤政这事,非有大智慧大毅力的君王,根本做不到。这也是为何历史上,大多在位时间很长的皇帝,都是先贤后昏的注释。

好比老爷子,当年也曾写过打油诗,自嘲累得半死。

“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家翁,日上三竿犹抱被!”

用大白话说,起的比鸡早,干的比老黄牛还多。

朱允熥笑笑,放下筷子,看着老爷子,“皇爷爷,孙儿知道您老的苦心,更知道您对孙儿的期望!”说着,微顿之后,继续开口,“只是,人力有时穷!”

“您登基近三十载,日复一日勤政爱民。天下无论大小事,都了然于心。“

“勤政是美德,但往那一坐就是一天,总有厌倦的时候!再者说,人也有精力济的时候!倘若皇帝病了,那天下大事就没人处理了吗?”

“况且,孙儿说句您不爱听的话。后世子孙,可未必如此勤政。假若家门不幸,真出几个不勤政的败家子,咱大明江山........”

“你到底想说啥?”老爷子捧着一盏热茶,笑着问道,“别拐弯抹角的,说!”

朱允熥正色道,“孙儿也是近日有感而发,天下事太多,其中许多事本不用亲历亲为,不然皇帝累死了,也未必有好结果。不如,从臣子中,选拔贤能,襄赞政务的同时,也能处理一些地方上的小政务!”

其实,大明朝开国之后,最出色的君主,几乎都是累死的。

远的不说就说故太子朱标,十多岁开始就梳理朝政,朱允熥的记忆中,朱标无时无刻不在看折子,往往三更半夜还没休息。而天不亮,又爬着起床。

再想想历史上,大明朝获得仁宗称号的朱高炽,那也是累死他。他当了多少年的太子,就当了多少年大明朝的大管家。他爹朱棣,凡事都是撒手掌柜的,整天就琢磨着怎么彻底把胡人都消灭。

到了后来,皇帝实在太累了,才成立了内阁。后来可能是朱家人天生和文臣犯冲,在有祖训宦官不得干政的情况下,把太监也拉了进来。

到后来,大清吸取了大明的教训,成立军机处,

快穿之安排上了  女主路线不对[快穿]  年代文里当男神[快穿]  离婚后我走向人生巅峰[快穿]  她是智障[快穿]  反派之神的男人[快穿]  返老还同  (快穿)心魔她又在搞事  今天开始做大佬(快穿)  我祖父是朱元璋张浩朱允熥  我家宿主看上我了[快穿]  七只病娇对我求而不得  斗罗:多子多福从千仞雪开始  噩梦进行时  招惹债主之后  攻略那个起点男主  难以自持  重生四合院之意难平  快穿之总有大佬对我一见钟情  渣男!跪下叫爸爸(快穿)  

热门小说推荐
田园蜜宠:悍女种田有好夫

田园蜜宠:悍女种田有好夫

前世,她瞎了狗眼,看中侯府无情郎,落得个难产而死的下场。今生,她利用血催熟植物的能力,种田采药种果树,自强自立养全家。岂料那个瘸腿坐轮椅的农家男人,纠缠不清,宠她入骨。喂,你能离我远点?不能,今生非你不娶,你逃不掉的。男人眉梢上挑。(巅峰小雨最新种田力作,已有旧作红文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放心收藏阅读!)...

丹武大帝

丹武大帝

天脉者!通大道之秘,晓长生之路,执掌生死,轮回,造化。天界,天生绝脉的丹道大帝叶无仙,被心爱的女人玲珑公主杀死,重生在了巨鹿城叶家的废物少主身上,却意外获...

绝对一番

绝对一番

绝对一番的意思是永争一位,绝不服输!穿越到日本泡沫经济刚刚崩溃,处在大萧条时期的陆之寿,看了看瘪瘪的钱包,下个月房租帐单以及穿越福利,转头就扎进了...

跟着师父去种田

跟着师父去种田

跟着师父去种田魂穿到偏远山区的婴儿身上,身边跟了长得好啥也不干的便宜师父,还有三拖油瓶师兄,为了生活只能挽起袖子辛苦种田养家。师父坐在房檐下摇着蒲扇乘着凉,等待小徒弟回来给他做饭。小徒儿,好好种地,我们家就靠你了。大师兄呢?进山修行去了,十天半个月出不来。你不怕他被野兽吃了。那就看他个人造化了。那二师兄呢?逛窑子去了。穷乡僻壤,哪里来的窑子?三百里外总该有吧。那三师兄呢?在后山砍柴玩木头疙瘩,累了就会回来。所以这到底是谁养谁啊?这怎么和当初说好的不一样?家里三个宝贝疙瘩,就她一粗糙泥巴,苏汐南心里苦但她不说,她要努力种田努力赚钱努力撬了师父改变自己的命运,不能让它扼住自己的喉咙!...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