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汉朝的文景之治,是主张宽的,法令也宽,最初汉高祖到坝上,因为始皇法令太严,而他与老百姓只约法三章,最简单的三点,可见汉朝的兴起,一开始就是宽的。当一个社会经过多年的战乱,老百姓受严刑统治以后,最好的政策就是济之以宽。汉朝到了汉武帝以后讲法治,酷吏就出来了,慢慢收紧,严起来了。这是因为社会群众的心理,太宽了以后,容易放任,就非要用猛,非严格管理不可,政治上运用宽的猛的手法在于人。儒家宽可以得众,而&ldo;信则民任焉&rdo;,上面领导的人言而有信,老百姓就完全信任你。&ldo;敏则有功&rdo;,敏捷聪明,就可建功业。&ldo;公则说&rdo;,凡事公正、公平,则大家心悦诚服。
这篇书从一开头到这里的叙述,好像同孔子乃至孔子的弟子门人都没有关系,只是记载了上古历史的资料,写的和前面十九篇完全不同,实际上是表示孔子的思想,延续中国上古的传统文化,就是从这些地方来的,因此下半篇就提出来孔子的思想。
从政典范论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
以从政矣。子张曰:何谓五美?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
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子曰:因民之所利而
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
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子张曰:何谓四恶?子曰: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
之吝,谓之有司。
这一段的文字,我们很容易看懂,剩下的问题,是做起来很难。&ldo;惠而不费&rdo;在从政的时候很容易做到。民间有句古谚:&ldo;身在公门好修行&rdo;。做公务员有时很容易做好事,往往一件事,一个案子决定了。坐在办公桌上想出来的一个建议,一个办法,经上面决定以后实行起来,影响之大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最高明的从政者,经常有这种机会,给别人很好的利益,大家获得福利,而对自己没有什么牺牲损害。但是有的人,对这一类的事,往往不干,譬如有一个人来办事,或请求什么,而有些公务人员连多讲一句话,指导人家一下都不干,致使许多人埋怨,结果这些埋怨都归到领导人的身上。所以为政之道,许多&ldo;惠而不费&rdo;的事,做了多好!可是有时候还做不到。交朋友也一样,我们常常发现帮忙朋友一件事,是&ldo;惠而不费&rdo;,可是现在年轻人流行的话&ldo;多管闲事,多吃屁。&rdo;其实管闲事又何妨?朋友之间,&ldo;惠而不费&rdo;的事情该多做,这种惠而不费的事情,随时做得到,又岂止为政!
最难的是&ldo;劳而不怨&rdo;。大家常说,做事要任怨,经验告诉我们任劳易,任怨难,多做点事累一点没有关系,做了事还挨骂,这就吃不消了。但做一件事,一做上就要准备挨骂,&ldo;劳而不怨&rdo;,我觉得难在任怨。
&ldo;欲而不贪&rdo;这句话很有道理,人要做到绝对清廉,可以要求自己,不必苛求任何一个人。人生有本能的欲望,欲则可以,不可过分的贪求。中国文化,儒家也好,道家也好,都主张大公,但也都容许部分私心的存在。
&ldo;泰而不骄&rdo;是指在态度方面、心境方面,胸襟要宽大,不骄傲。
&ldo;威而不猛&rdo;,对人要有威,威并不是凶狠,一个人的修养,真有威德,人家看见自然会害怕,这是威,而别人的害怕,并不是恐惧,是一种敬畏、敬重之意。如果&ldo;威&rdo;得使人真的恐惧,就是猛了。我们看历史上许多人,一犯猛的毛病,没有不失败的。
这五美包括了为政和作人处世的原则,我们自己对五美作了解释以后,看孔子的解释,孔子说:&ldo;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rdo;这等于现在的民主政治,就老百姓所需要的,所要求的福利而利之,这就是惠而不费,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ldo;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rdo;同样的使用劳力,以对老百姓利益有关的事而劳动老百姓,就不会有人怨恨。&ldo;欲仁而得仁,又焉贪?&rdo;所要求的是仁,而得到了仁,还有什么其他的贪念?所要求的正当本分,而达到了目的,就没有分外之贪。
&ldo;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rdo;君子之人处在任何环境当中没有多与少的观念,如待遇的多少、利益的高低等等观念,也没有什么职位大小的观念,对于任何事情都不轻慢,一件小事情,往往用全力。佛学中有句话非常好:&ldo;狮子搏物&rdo;,狮子是百兽之王,狮子何以会是百兽之王?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很恭敬,很认真,当狮子要吃人的时候,使出全副的力量,绝不放松,当狮子抓一只小老鼠的时候,也是用全部力量,这种狮子的精神,就是无小大,无敢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不管小事大事,不要以为容易,如果以为容易往往出毛病,这就是说怎样可以做到泰而不骄。下面讲到态度:&ldo;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rdo;这还是就外形论,关于内在的意义,我们说过了。现在根据文字表面来说,一个人衣冠端正,礼貌威仪都到了,别人无论是远瞻或近看,各个都生敬畏之心,这就是威而不猛的道理。
四恶
对于五美,在我们自己的研究以及孔子本身的解释都了解了,下面是孔子解释四恶:
&ldo;不教而杀谓之虐&rdo;,对部下,对学生都是如此,如果没有教导他,他做错了,我们要自己负责。人并不一定对任何事情都有经验,而教了以后,改不过来,才可以处罚他。&ldo;不戒视成谓之暴&rdo;,这个&ldo;戒&rdo;就是告诫。对部下事前不告诫他,到时候又要他拿出成果来,要求太高,不合情理,不可以,这就是非常要不得的事。&ldo;慢令致期谓之贼&rdo;,对于法规、命令,处以轻慢的态度,不在乎。&ldo;慢令&rdo;就是现在所谓玩弄法令。&ldo;慢令致期&rdo;,自己玩弄法令,而希望别人达到目的,完成任务。符合你的期望,这就是贼。&ldo;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rdo;为政之道,一切事情都要想到,我所需要的,别人也需要,假使一件事临到我身上,我会很不愿意,临到别人身上也是一样,这是&ldo;犹之与人也&rdo;,比之自己与人家相同。&ldo;出纳之吝&rdo;‐‐为政与经济分开来‐‐就是怎样节省或放开来用,这个分寸,各有专门负责的人,该用则用,该省则省。
学至三知的结论
上面是孔子答复了子张的五美四恶,下面是全部《论语》二十篇的结论了。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
人也。
古代中国人讲三理,本来三理的&ldo;理&rdo;是礼,中国文化有三礼,即&ldo;周礼、礼记、仪礼&rdo;为三礼。宋明以后又有三理的说法,读书人必须懂三理,是&ldo;医理、命理、地理(堪舆)&rdo;这是由孝道的观念来的。知识分子要懂得这三理,因为父母病了,自己要懂得照顾,这就要懂医理。&ldo;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rdo;,要懂算命。父母这年有问题,为儿女的要特别小心。万一出了事,要找个好风水,就得懂地理。
易经杂说 桃色镜头 何如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我爱吃肉肉 严拓 你妈就在那里 如何修证佛法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温故而知新 历史的经验 烈狗 唯识与中观 猫犬系男子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一树海棠压梨花 卿宓 修车沦陷 孟子旁通 小崽崽他超行的
陆瑶,医学天才,一朝穿越,成为耳不能听的孤女。脑海里那些叽叽喳喳的声音是怎么回事?原来她可以听到别人的心声,这金手指还不错!穿越第一天,婶婶将她嫁给村里的无赖,且看她如何修理人,谁答应的谁嫁!门前捡了一个流浪汉,众人劝她别管闲事!本着医生的天性,陆瑶不忍见死不救,毅然决然带回家。从此,这个男人,宠她,护她,做她行走的耳朵。陆瑶表示,捡了个男人真不亏。男人木着脸纠正是相公。...
本是举世无双的帝王血脉,却一朝沦落为废材弃女。天赋觉醒,她乃世间第一御兽师!御万兽,踏九霄,锋芒乍现,掀起大陆风云。皇族重金为聘,神王以天下相许。她冷眼睥睨,一身傲骨清冷卓然。一朝惹上亦正亦邪的妖孽国师,蚀骨缠情,被迷得神魂颠倒,无处可逃。她不服定是你这个妖孽国师用邪术蛊惑于我!他邪肆一笑现在可是你主动扑倒的我。...
作者笔安的经典小说重回八零好芳华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重回八零好芳华张茹前世活的窝囊,临死前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几十年。重生回到十七岁,她努力奋斗,改变命运,揭穿一个个恶毒的阴谋,只是总有个龟毛的男人总是在眼前晃悠。终于,她认出他竟是前世恩人,她决心报恩,对他好,对他再好,对他更好只是在打算抽身时却被某刺头强势扑倒。张茹欲哭无泪,她真的只是想报个恩啊,没想以身相许…...
祖乘风,一位医科研究生穿越到了神魔大陆一个教条古板的书呆子身上。书呆子满口的之乎者也,仁义礼德,却连杀鸡都怕。祖乘风放荡不羁,嬉笑怒骂,唯我唯心。会有怎样的故...
佣兵之王张幼斌归隐都市,在一家小小的酒吧里成了一名服务生,他不仅泡走了极品美女老板娘,又骗得漂亮女警花的芳心,就连美艳女佣并绝色女杀手俏丽艳寡妇,也都纷纷对他倾心钟情,带着无边的艳福,张幼斌在都市之中叱咤风云,成为都市中的王者!...
于微深爱着傅北淮,为留在他身边,放弃亲情,友情,事业到头来,敌不过他的初恋回来。傅北淮从来就看不起她,直到她离开,直到他从别人那得知,她快要死了他找到她,她视他如陌生人,身边还站着一个男人。我们,可以,重头再来吗?不可以,我不想把我所剩无已的心力和温热的生命都交给你。于微停顿,因为,你根本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