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三个老头子说的正上头,坐在他们仨身旁的俩中年男人似乎是听不惯了,一个圆脸短须的男人忍不住开口小声道:
“马老、李老、王老,说句真心话,我觉得如今咱们这顶上的清朝皇帝其实还是做得挺不错的,你们生于明末,怀念明朝固然无可非议,可你们也不睁眼看看晚明都腐朽黑暗成什么样子了?官员们贪|污成风、宫里面的宦官干政,朱家的王爷们各个嘴里吃的流油,底层的小老百姓们饿的饿死,冻的冻死,内部农民起义不断,外面蒙古、沙俄虎视眈眈,要让我说清廷和蒙元还是有区别的,蒙元那是一丁点儿想要好好治理江山的样子都懒得做,起码这清太|祖努尔哈赤起兵前也是给明朝当官员的啊,在东北边将手下为大明稳固边防立下不少战功呢,太宗皇太极,顺治福临也是会用汉臣的明主,哪个王朝不出几代明君?哪个王朝又不生几个渣滓?咱们不能因为眼下是满人当政就蜷缩在这江南水乡里不动弹啊!”
坐在他身旁的另一个长着国字脸的中年男人也端着杯茶幽幽道:
“我觉得段兄说的话不错,咱们这些读书人不应该拘泥于顶上的皇帝究竟是哪门哪派的,只要他们心系百姓,治理江山时能让百姓们过上安宁的好日子,咱们就应该去参加科举努力成为官员为百姓们做事。”
“爹,安老,李老,王老,早些年咱们也不是没有反抗过清廷,但是各位叔伯们,你们也瞧见结果了。”
“二十多年前,那平西王吴三桂举旗起事时,我就不太看好这个藩王,奉劝过诸位叔伯们要谨慎行事,莫要被当成枪使了。你们嘴上答应的好好的,可行动上却是怎么办的?”
国字脸男人放下手中的茶盏从椅子上站起来,脸色涨红的摊着双手激动道:
“你们一听到吴三桂高呼出来‘反清复明’的口号,呼啦一下子头脑一热,拿钱拿物、砸锅卖铁地去支援他了,选择性忽略当初清军就是被吴三桂引入关的,那南明的小明王就是吴三桂拿着弓弦给活生生勒死的!这人先是背叛了明廷投靠清廷,转而瞧见清廷不愿意让他在南边当土皇帝了,又转头拉拢另外俩藩王、暗地里拉上宝岛上的郑氏家族一块对付清廷,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派,完全就是为了自己一家一姓的利益在闹,可笑的是你们还觉得这人心中真的有明朝的君王,心心念念着想要看到吴三桂胜利那一刻,明朝断掉的国祚能够再续起来,最终呢?你们也瞧见了那吴三桂眼看着胜利无望,直接就登基为帝,国号还反手定成了‘吴周’!这‘周’字我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横看竖看都瞧不出来哪点与‘明’长的一
样了!”
李老、王老被中年男人的话怼的嘴巴颤抖说出来话,马老则直接“唰”的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颤颤巍巍的举起右手里的拐杖就照着自己不省心的儿子打去,边打边骂道:
“你个忘祖的混账玩意儿!你今个儿怎么还调转枪头对那鞑子皇帝说好话了?你让我们几个老家伙睁眼看晚明的腐朽与黑暗,你怎么不用你那一双招子瞧瞧清廷这两年办的都是什么破事儿!”
马老边说边一气之下抬手拽掉自己缠在脑袋上的黑布,指着自己半个光溜溜的脑门,气愤地辱骂道:
“那些从白山黑水里走出来只会挖草药、打猎的蛮子们懂什么诗书礼教?知道何为儒学经典?”
“他们不懂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嘛?野蛮的推行剃发令让咱们汉家男儿们各个脑袋后缀着根大辫子,用这种难看至极的发型来生生恶心我们!蛮子的那些女子们也是不懂得脚大脸丑的道理,各个不知羞!女子缠足是咱们汉家女子遵循几百年的风俗习惯,蛮子们一入关那老太后就让那蛮子小皇帝下放脚令,如今这康熙直接把咱们女子缠脚的规矩给废掉了!这简直就是在胡闹!”
“女子们懂啥?她们就应该缠足!就应该待在深宅后院里相夫教子,蛮子皇帝在那大草原上建造个什么劳什子的纺织厂,让女子们进去做工,把家里这些女人们的心都给搅和乱了,横生波澜,老夫瞧着他们完全就是将咱们汉家的森严礼教弃之于不顾啊!你这混账玩意儿不想着时时刻刻保持头脑清醒,竟然还昏了头的给蛮子们说好话!看我不打死你!”
“爹!”中年男人一声悲愤交加的怒吼,边咬着牙关生生挨着老父亲的拐棍,边又执拗地大声吼道:
“爹,你不愿意听,儿子也要说!这放眼历朝历代看去,我瞧着康熙皇帝都能在明君榜上排到前十的位置了,古往今来幼年登基的小皇帝也不少,大多都被权臣给养成傀儡了,康熙皇帝少年时期就能把鳌拜给铲除了,单单这份魄力与忍耐力就是英主具备的潜质,亲政后,先推广人痘预防天花,这两年又搞出来个更安全的牛痘,救了多少人的性命?再者平三藩、驱逐沙俄、收复宝岛、掌控漠北、漠南,三次御驾亲征漠西噶尔丹,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大事但凡换个手段弱点的皇帝都不一定能有他做得好!”
“你们摸着心口说说,那闯王李自成和平西王吴三桂有康熙爷的能耐吗?他们要是有这能耐不早就坐稳龙椅了!”
“我让你犟嘴!你再敢犟嘴多说一句话,老子今个儿就要打死你!”
马老看着自己儿子还越说越上头了,简直是怒火中烧,恨不得将手中的拐杖朝着不孝子的脑袋上敲,奈何他已经是年老体弱的七十多岁了,走路都颤颤巍巍的,力气也小,准头也没有,个子也比儿子矮了两个头,拐杖都挥舞不到孽子的肩膀上。
“爹,你就算是打死我,我今日也要把憋在心里好多年了的真心话说出来!大清现在已经入关一甲子的时间了,你们也亲眼瞧见先帝和如今的康熙爷以及他生的一串儿子们都不是
孬的(),为何非得抓着前明不放?
咱们和那专为造|反而生的白莲教是不一样的?[((),他们白莲教哪朝哪代不打着为了前朝的旗号,反今朝,多是为了利益,可咱们呢?咱们一辈子饱读诗书究竟是为了什么?儿子今年也快五十岁了,读了几十年书自认可以做进士了,可就因为您死死拉着我,不让我参加科举,我如今年过半百连个童生都不是!只能靠着给书肆写话本子维持家里的生计!满腹才华都硬生生被岁月给蹉跎了!爹!儿子都这般大的年纪了,这一辈子也就这样了,不奢望什么了,可你的孙子正值壮年!曾孙也是鲜活少年人,难道您要眼睁睁看着咱家的子孙后代们就为了听您一句‘心向大明、誓死不做清廷官’的话就直接全部断送仕途吗?!”
看着向来听话的儿子第一次满脸通红、额头、脖子青筋直冒的对着他吼,马老拿在手里的拐杖颤啊颤,手上的力道也渐渐小了,像是一只泄了气的皮球般,“啪嗒”一声丢掉了手里的拐杖,坐回自己的椅子上,爬满皱纹的双手死死抓着椅子扶手,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眼中憋了一眼眶的泪水,脸上的神情复杂憋屈极了。
在座众人看完这老子打儿子的惊心动魄一幕,都不由吞了吞口水,闭上了嘴巴。
国字脸的中年人吼出来的一长段话也在其余中年人、年轻人心里留下了层层涟漪,他们也不得不承认如今龙椅上的帝王确实是一位极其难得的英明君主,文治武功都不俗,可为何这英主偏偏生于蛮子之家呢?如果现在还是汉人王朝的话,他们这些人不早就去参加科举入仕了!
唉——
无声的叹息在众人心底响起,怀中揣着书的年轻安书生,一颗心脏也砰砰砰直跳,眼睛眨也不敢眨的看着自己那仍旧低头闭眼转动佛珠的祖父,敏锐的能觉察到可能今日之后,他们这些明朝遗老遗少的未来就有可能会拐到其他方向上了。
果然,没过多久等整个大厅都安静下来,变得落针可闻后,坐在主位上的老先生才睁开眼睛,他的年纪已经很大了,快八十岁了,是江南之地有名的大儒。
即使他没有做官,也没有进书院里教书,但每逢过年过节江南的清流文官们都会前来拜访他。
安老左右扭头,看了看自己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伙计,又扫视了一圈在场的中年人、年轻人,目光在自己孙子脸上停留了两秒,抿了抿唇,转动了几粒佛珠。
他知道马老弟的儿子刚才吼出来的那话是有道理的,他们这些腹中有才华的老人,这辈子已经黄土埋到脖子根了,没什么值得计较的了,但各家各户里的英才小辈们还有很长一段人生路要走,他们这些老头子不能不为子孙后代们考虑啊。
安老眯了眯眼,嗓音沙哑、声音沉静地一锤定音道:
“行了,大家都别再争执了,那消息不是说了,明日谁都能去明孝陵看,咱们几个老头子把家里的小辈留到家里拴起来,我们明早去看看究竟是什么情况。”
安书生听到自己祖父要亲自过去,瞬间就着急地劝阻道:
()“爷爷,您年纪都这般大了,明日明孝陵跟前必然是人山人海的,您别去了,万一被人伤到了可怎么办啊。”
安老抬手制止住自己孙子,目光扫视着几个老人。
马老、王老、李老纠结一番,也只好点点头同意了。
……
从长生苟到飞升 崽崽娃综“装乖”指南 错认宦官当亲爹 和大佬上恋综后万人嫌爆红了 如何为始皇崽耕出万里江山 星际大佬她不讲武德 穿书之我是移动弹幕板 大小姐她总是不求上进 在年代文里吃瓜 始于聊斋 贵极人臣 红楼之为人父母 我是雍正嫡次子 夫君他不可能是黑莲花(重生) 天煞孤星的小夫郎 我竹马才是人形天灾 奸臣的话痨婢女 我是墙头草的闺女[七零] 扒一扒那些迷人的老祖宗[历史直播] 小说家多开几个马甲怎么了
...
玄幻系列网游巨作-大玄幻我已分不清这是现实还是虚幻,只是习惯性握紧手中的剑。眼前玩家千万。而我独自一人一剑,十步饮血,百步屠尸。眼睛早已被热血所弥漫,外面似乎有什么声音在呼唤,我已听不见剑已断,人心未散,待到战时,必血溅苍穹。PS书友群289614237,令求点击,收藏,推荐,打赏,评价啥的。...
主角是唐宓夜宸轩的小说叫皇后重生要谋反,本小说的作者是流心蜜糖写的一本穿越架空类型的小说,书中主要讲述了前世,她用医术替他拉拢人心,让外祖用兵权助他登位,结果最后却换来满门屠杀,惨死收场。重活一世,她绝不会再让自己活成一场笑话。她要用她五年的记忆,高超的医术,力挽狂澜。保幼弟,护祖母,斗白莲,杀渣男。她要让所有害她的人血债血偿!只是这前世夫君的弟弟怎么缠上了她?说好不再入他夜家门的,结果却终是难逃这前世今生的命运!前世今生都是1V1,无敌甜宠文,大家一定要看哦!...
玉婉是一名杀手,却因错爱渣男命运悲惨,最终复仇,身死,心死。一朝穿越,是要活出自我,在外人面前猖狂嚣张,权力金钱皆不放在眼里,而在七王爷东方瑾面前她竟然怂出天际。...
作者薏苡仁的经典小说重生七零之灿烂人生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穿越到七零年代是什么感觉?孟笑鸟不拉屎小村庄,苦哈哈农家小闺女,还要被卖给傻子做媳妇。一朝穿越,从此农奴翻身做主把歌唱!随身空间在手,白面馒头随时有,山珍海味不难有。孟笑表示,七零年代,不缺粮食的日子也不差。美滋滋地把歌儿唱!谁料!她的兵哥哥是个公安大佬?...
隋大业七年,乍看正是盛世当年。隋炀帝征伐辽东,欲成万世帝王李渊在辽东前线督粮,籍籍无名知世郎王薄,正在长白山唱着‘长矟侵天半,轮刀耀日光’。转眼间,烽火四起。李世民踌躇满志,李密牛角挂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