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067 漕运(第1页)

“臣曾在苏州府任推官,对运河之事略知一二,思索了一路,现有奏本条陈上禀。”袁可立也没怂,废话不多,双手捧上。

“条陈所言弊端确实要改,但还不是关键所在,想彻底改变需对症下药,光治标起不到作用。”

奏本很厚,十多页,但洪涛看得很快,几乎是一目十行。放下之后又拿起另一份奏本,互相比对之后才开口。听上去是在称赞言之有物,仔细品一品,又好像是在批评流于形式。

“……请陛下明示!”袁可立显然是听出了话外音,有些不服气,脖子一梗打算当面理论。

“漕运耗费之巨,触目惊心,一石大米从江南起运抵达通州太仓,沿途损耗三四石以上,长此以往国将不国。

袁总督要疏浚河道、平定沿河匪盗、整顿槽丁、振兴船厂,都是当务之急,全没错。但朕以为全是镜中花水中月,看得见摸不着。

你且不要急于分辨,先回答朕几个问题!疏浚河道、平定匪盗、整顿槽丁、振兴船厂,做为漕运总督可有独断专行之权?”

洪涛对比查看的奏本是关于漕运的概论,由五位内阁大学士通力合作,从各个方面阐述了目前漕运的现状以及前景,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与袁可立奏本里提出的几点严重吻合。

大学士们并没提出解决之法,袁可立倒是写了,但洪涛很不满意。原因很简单,全是纸上谈兵,理论方面严重正确,实操可行性非常堪忧。通俗讲就是说的条条是道,实际一操作全是瞎耽误工夫,白折腾。

明代的漕运在历史上名气不大,一提起明朝的弊端,党争、宗室、边患甚至天气都排在前面,很少有人会把目光看向漕运。

洪涛穿越到明朝之前,坐在家里看书时大概也是这个路子,直到册立太子之后,正式接触到了内阁大学士,才从他们的嘴里听到一个新的大坑,漕运!

所谓漕运,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漕船运输。通过水路运输大宗货物古已有之,但称得上漕运的只能从隋炀帝之后算起。没有杨广耗尽国力开挖的大运河,不管运输多少货物也只能叫水路运输,不能叫漕运。

这里的漕,特制人工开挖的水渠,也就是后世所说的大运河。经过几百年的修修补补,到了明代,这条大运河已经向北延伸到了通州。理论上讲,从杭州装上货物,一口气就能运到北京城里。

众所周知,明代的开国首都并不在北京,而是在南京。南京不敢说是鱼米之乡却也差不太多,根本用不着从南方运输大量粮食,就算要运也用不上大运河。

那明代初期是不是就没有漕运呢?答案是否定的,不光有,还特别重要。除了利用京杭大运河之外还有不少海运,属于双管齐下,运输的主要是军粮。

待到明成祖朱棣在北京建都,漕运才被赋予了更多内容,除了军粮之外,还要担负起供养京城及其附近百万军民的任务,地位不降反升。

在后世里哪个行业对国家发展重要,哪个行业就会得到大量投资,从业者也相应的更容易挣到钱。古代也一样,随着首都北迁,漕运成了不可或缺的行业,肉眼可见的重要了起来。

于是从业者们就开始动心思了,不是琢磨着该如何提高生产力,而是一门心思的想着该怎么从这个行业里为自己以及家族牟取更多利益。最好能做到垄断的程度,那样一来就能世世代代吃喝不愁了。

想垄断漕运业,对于当时的漕运从业者而言还是有点难度的。因为在永乐年间,漕运不是仅靠运河一条线路,除此之外还有一条线海运,属于是两条腿走路,比例基本是一半一半。

而且玩河运的和玩海运的还不是一拨人,双方谁也无法完全替代对方。这下就有点麻烦了,想独霸漕运行业,必须得打断其中的一条腿。

最先提出用河运代替海运的是户部尚书郁新,理由是海运不太安全,时不时会出现翻船事件,对保障京城的粮食安全有很大隐患。

永乐皇帝没有偏听偏信,找来工部和漕运总兵问了问,得知此时的运河河道年久失修,水浅王八多,无法承担漕粮重任,把这个建议给否了。

但做为皇帝必须要全盘考虑得失,海运受气候水文影响不太稳定也是实情,如果能选择运河为主要路径应该也不算坏事,于是下旨修缮运河。

动用了几十万劳工,历时小一年,运河终于算是修好了。为了让皇帝满意,力主河运的官员们团结一心、上下合作,一口气凑了几千条内河漕船,把400万担漕粮安全运抵了通州。

然后大家伙轮流上疏,从不同角度阐述了河运的好处,再把海运的风险进一步夸大,最终说服了万历皇帝取消海运,把向京城运送大宗货物的担子全押在了大运河上。

要问这些官员为啥这么喜欢河运,是不是河运真的比海运有优势,可以为国家节省运输成本呢?狗屁,这件事看上去是两种不同观念的学术争论,背后却藏着许多不可告人的心思,说白了就是利益之争。

至于说能不能为国家节省运输成本,谁会在意呢,节省下来的钱谁也拿不到,反倒是多浪费点大家才有可能从中捞到些好处,皆大欢喜!

凡是支持河运的官员,多一半的家都在运河沿线,或者家里有参与河运的可能,剩下少一半则是接受了游说,将来有可能也从其中得到好处。

反之,支持海运的官员也是同样的想法,基本上都和海运环节有勾连,属于利益共同体。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失败了,败给了另一个利益共同体。

从支持河运、海运的利益共同体上也能看出朝廷里的派系斗争原型,啥东林党、浙党、齐党、阉党,说白了全是一个个诉求不同的利益共同体,为了自身利益在每个政策上面都要激烈交锋。

赢了的受益,输了的吃亏,仅此而已。国家、民族、百姓、社稷,在他们眼里仅仅就是斗争工具和武器,用得上的时候爱不释手,用完了马上扔到一边,连必要的保养都懒得给。

叛逆教团之吸血鬼  我把青春都餵了狗  爱,在转瞬间  落难总裁  邪心树匣  晴天之时你会来吗?  幸福不难  嘘,请侧耳倾听  相爱恨晚  不可能的爱情  暗世  寡妇太后  蝴蝶与猫 - 孟宴臣同人  【短篇集】蛋  迷-恋  越轨(伪 )  腐男养成日记  魔君记  一言不发  我直播画冥币,水友全是神仙大佬  

热门小说推荐
邻家妹子爱上我

邻家妹子爱上我

校外租房,无意撞见隔壁邻居洗澡,没想到竟然是我的同桌时隔一年,不易继邻家有美初长成后的又一部都市小说,请大家放心阅读,已有三部同类型小说都市之只手遮天混之从零开始邻家有美初长成,部部精品,欢迎老读者回归,新读者到来!新书期急需各种支援哦,大家顺手点一下收藏,投一下推荐票,就是对不易的最大的支持,...

穿越农家锦鲤小福女徐元锦

穿越农家锦鲤小福女徐元锦

老徐家祖坟冒青烟了!  当了祖母的徐老太太又怀上了!  老当益壮的徐老爷子走路都带风!  老徐家的儿媳妇们却开始瑟瑟发抖,不管她们婆婆生儿生女,家里都要多个小祖宗,这日子,可咋熬啊?  十月怀抱,老太太生了个水灵灵的闺女,取名福宝。  老徐家的日子,顿时变得玄幻了起来。  福宝娘,我捡了一只兔子!  福宝爹,这是金子吗?  徐老大妹子,你帮大哥瞅瞅,今儿进山有收成么?  徐老...

最强红人

最强红人

年近30的张承光时运不济,在事业上屡遭挫折,被美女上司凌辱欺压不说,甚至要陪50多岁的女老板玩乐才能苟活,家中娇妻此时又红杏出墙,跟个猪一般的土大款有一腿,居然还倒打一耙!张承光迎来了人生中的至暗时刻。一次意外。他在路边救了一位生命垂危的老头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了东江钢铁集团总经办的主任。自此,便步步高升,一帆风顺,扶摇直上,青云万里!...

王爷,王妃貌美还克夫

王爷,王妃貌美还克夫

作者莫浅笑的经典小说王爷,王妃貌美还克夫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王爷,王妃貌美还克夫林卿嫣命太硬,三年克死了六个丈夫,一朝国破,她替妹妹和亲,被送上敌国的花轿。所有人都等着她把他克死,谁知他不仅没死,最后还成了九五之尊,而她成了他掌心里的娇宠。可她却只想逃,因为他太恐怖,手段太残忍。终于有一天,他忍无可忍的把她拎入怀,声音凉薄再跑,腿打断!她你看你看,果然很凶残...

农家福女,有点甜

农家福女,有点甜

1v1团宠甜文)一朝穿越,叶青雨成了嫁不出去的丑姑娘,家徒四壁,穷的吃了这顿没下顿。叶青雨一撸袖子,表示又丑又穷,那都不是事!谁叫她有医术又有福气呢!采草药,做豆腐,开饭馆,办医馆日子过的风生水起,人也越来越美。可是,叶家人数着越来越多的银钱,看着越来越多的田地,却是一个个为了叶青雨的婚事愁容满面。这时,高大俊朗的山里汉子徐靖南站出来了,青雨只能嫁我!叶家人,为啥?我救了落水的她...

初次一眼钟情

初次一眼钟情

他认为她是对手派来的卧底,心里恨不得将她粉身碎骨,可他的身体又无法克制地被她吸引。原来,他引以为傲的定力在她面前根本就不堪一击。这样一名男子,优雅尊贵,俊美绝伦,智商情商双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却只为一个女人甘愿付出全部,甚至包括他的性命。他把她捧在心尖上宠着爱着,蚀骨沉沦。她以为这就是她这辈子的幸福,然而...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