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文小说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260章 传媒 下(第1页)

《江南新闻》和《东海新闻》两份报纸的标准售价都是30文一期。这个价格其实是比较高的,路边买个炊饼都只要一文两文,这一张纸就是三十个炊饼啊!

不过比较一下此时印刷品的价格,一本一百多页的书差不多就要一贯了,算下来一页一二百字就要好几文,这么看来,信息量这么大的报纸卖上30文也不算贵了。

相比之下,平均每份的印刷成本在3文以下,盈利空间极高。但这个利润也不是报社独享的,批发给分销商的价格只有20文一份,给他们留出了足够的渠道收益。

江南士人对这种“崭新”的传媒形式其实并不陌生,官府发行的邸报说起来就差不多。而且之前在临安已经出现了报纸的雏形,不少商家或私人批量印制写满了文字的印刷品,或是传播新闻,或是传播文学作品,或是发布广告,或是传播政治主张。但像这两份《新闻》如此完善的报纸,还是第一次见到。

临安本来就读书人多、识字率高,又多半有点小钱,面对这种既有四海趣谈,又有风月雅事,还有诱人的连载的新型媒体,他们哪里能抗拒?

第一批在临安试发行的两千份《江南新闻》和一千份《东海新闻》很快一售而空,市价甚至超过了标价。京东商城的印刷厂不断加印,直到卖了五千多份之后,抢手程度才开始下降。

而来自海外的《东海新闻》其实是更欢迎的,因为它登载的是千里之外的东海国的事,相比司空见惯的身边事可是要更吸引人的。但是这份报纸要等定期船从胶州运过来,供应量没法一下子提高,争抢之下可以说是一纸难求,价格很快被炒热,甚至一度达到了一贯一份的天价,真是令人瞠目结舌。

东海那边,销售情况自然不会有临安这么火热,但是也在第一旬内售出了近两千份,与临安的情况一样或者说反过来?,《江南新闻》比《东海新闻》还要更抢手。

这么一算,这两份报纸每个月岂不是能卖一万多份?这差不多就是二百多贯的销售额了,虽然不算多,但足以填补成本还有些小赚了。

所以文化部指定南北两个印刷厂加班加点印制新报,就算卖不出去也无所谓,反正成本没多少钱,留着收藏也好啊。嗯……这可是本时空历史上首份正式发行的报纸,收藏价值惊人,说不定过个几十年就涨到天价了呢?印得越多越好!

后来的事实,证明了报业的市场比他们想象的还大。第一个月是新鲜事物,大部分人还没听说过,就卖了这么多,以后名头打响,不更得上天了?

随着《新闻》名头越来越大,读者群体也越来越多,甚至有人买了带到外地去销售的。临安城卖蔬果柴薪吃食小摊贩都愿意进城前去批发上几十份,摆在摊上销售,卖出去一份就能赚十文呢!就算卖不完也能退回去,亏不了!甚至还催生出了专门卖报的报童。七八中文最快^

到了现在,《江南新闻》每月已经能稳稳卖出去一万份以上,其中销往本土一千份;而《东海新闻》也差不多有这么个数额,其中运往临安八千份。这个销售量,也充分体现了两地消费力和识字率的差异。

这么看来,报业一年几乎能有五千贯的收入,在商社的诸多业务中都能排行上游了。

事实上嘛,传媒行业本来也是个赚钱的行业。清末引入报纸这个行业之后,报业很快自发地兴盛起来,各地竞相办报,知名编辑和撰稿人甚至能赚到几十个大洋的月薪,证明了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确实有对传媒的需求和消费力。而论起消费力,清朝的地主阶级相比宋朝的士绅很有钱吗?那时的生产力真的就比现在的宋朝高多少吗?既然那时清朝的情况都能撑起一个巨大的传媒行业,宋朝的行业潜力就更不能小觑了。

当然了,要撑起这样的销量,也必须有优质的内容才行。

东海商社使出了“连载”这个杀手锏,在《江南新闻》上连载《西厢记》,在《东海新闻》上连载《水浒传》。这两部都使用了宋朝风格的白话进行转写,而且适当调整了时代背景,西厢记放到了北宋,水浒传放到了唐朝,以免犯朝廷的忌讳。这种新颖的题材很快就吸引了一大批读者,甚至可以说有不少人就是为了追才订报纸的。

新闻方面,前几个月一直没什么大事,只是刊登一些朝堂变动。但是,刚刚过去的七月发生了一件大事,镇守四川泸州的大将刘整居然投蒙了!

消息刚刚传到江南还没几天,当月的《江南新闻》就在头版登载了这个重磅消息,引发了整个临安的轰动,一时街头巷尾都是谈论此事的人。

这件事的背后是贾似道升任左丞相后推出了一系列新政,其中有一项“打算法”,意欲将各地军队的账目纳入中央朝廷的核验范围中,清查将领的贪腐行为。在此之前,南宋面临的军事危机严峻,为此给前线将领下放了很多自主权,自然也就包括财权。现在天下太平了,朝廷当然就想着把权力收回来。七八中文首发www.7*8zw.com7*8zw.com

嗯,不过,岳飞说过“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换句话说武臣自然该是爱财的。要是以“贪腐”的标准去治前线武将的罪,那几乎是一抓一个准,而又不可能真全给抓了,不然那不是开门迎北军吗?所以这“打算法”一开始就选择性执行,很快就演化成了贾似道整治政敌的工具。

贾似道心眼小,被他整过的人下场都不怎么好,即使之前为国立过功也抵不过,比如之前的曹世雄、向士璧就是如此,刚刚下台的吴潜等人后来也状况凄惨。这样的悲剧刺激了不少人,刘整就是其中之一。这刘整倒算不上贾似道的政敌,但他手下也太不干净,害怕贾似道拿他问罪,于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就先下手为强,投北了。

当然,这幕后因素两份报纸都没怎么提,只是强烈谴责了刘整卑鄙无耻的投敌行为,顺便又对大宋朝廷表了一下忠心。朝廷虽然对于消息的爆炸性传播不太适应,但是新闻的用词太过政治正确,他们也不好说什么。

经由此事的报导,《新闻》再次声名鹊起,销量大增,也算是刘整事件里除忽必烈之外最大的受益者了。

除此之外,他们还建立起了一支“专业”的记者队伍,雇佣各地的落魄士子,四处找人寻访奇闻轶事作为登报的题材。虽然效率不高,但是对于一月一期的四版报纸来说还是够用了。

本来,主管报纸发行的魏德信是想给记者起个“采风使”这样的古风名字的,但是被王同彩揪了回去,“采风使是周王室派下去的,你一个小国敢建立采风制度,是意欲何为啊?”,最后只能乖乖叫记者了。

今天这位陈经,就是“京东报社”旗下的一名记者。他原先是广东人,去年来行在参加礼部试,结果名落孙山,又贪恋江南繁华不愿意回去,就在京东商城寻了这么一个记者的活计。正好他在广州也见过四处番商,视野还算广阔,又能说会道,正适合这样的工作。

两名泉州人听了他的解释,又把那份《江南新闻》粗粗读了一遍,果然看到第四版上列了几条两湖、江北等外地的新鲜事,还有一些日本国、高丽国的新闻,写得挺玄乎,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看来陈经这意思,就是让他们提供一些类似的故事,好登在这第四版上了?

兄弟两个对视了一眼,有些心动。他们在中国土生土长,思维方式也有些近似,这可是在纸上留名的盛事啊。就算不要那一百文稿费,光是能把自己的名字留在上面,就很不错了!

“但是,”蒲寻书有些迟疑,“我俩虽是天方人,但一辈子活在泉州,从未去过广州以南的地方。知文兄想要异域奇闻,恐怕我们是给不了的……”

陈经并不在意,打开笔记本掏出铅笔说道:“无妨,无妨,说说泉州本地趣事也是可以的。即使不是趣事,讲述一下泉州的风景名胜、名山古刹、民间风俗也是好的。对两位来说是寻常事,但对没去过泉州的人来说,可也是一桩轶闻呢。”

防采集自动加载失败,点击手动加载,不支持模式,请安装最新版浏览器!

红楼之山海志  我要做你的太阳光  我的梦中奇遇记  木叶之圣主降临  妖形梦工场  重返激情年代  精灵之王者祭典  我是NBA守门员  流浪死后世界  我有无敌舰队  城市里的向阳院  幽冥奇侠  一线演员  重生之帝尸  独裁领主  差分机时代  宇智波的自我修养  系统管我有点宽  垂钓诸神  我的正义在射程之内  

热门小说推荐
另类无限

另类无限

其实一开始让我进入无限空间,我是拒绝的,因为你不能让我去,我就马上去。第一我要试一下,因为我不愿意当进入之后再加一些特技上去等等,为什么试了之后就出不去了?杨超目瞪口呆地望着这个充满了无限可能的世界,当得知只有刷够足够数量的副本才能离开时,他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本书交流群65091402,欢迎读者朋友加...

麻衣鬼算

麻衣鬼算

我拥有一双异于常人的阴阳眼,机缘巧合下,我成了一个给鬼算命的相师,就在师父去世之后,谜团却接踵而来。冥冥之中自有天定,我是个算命的,算尽天机,却万万没算出自己的归宿...

混沌圣尊

混沌圣尊

神话将不再是神话,陈宏将踏破神话!平凡的他,机缘巧合之下获得了先天至宝混沌钟,又如何一步步走向神话巅峰,站在至高之点笑傲天下!!!本人新作,喜欢的书友多多观赏,感谢各位书友的精神支持!!!纯属虚构,不必介怀!分享书籍混沌圣尊作者天空光明...

医品宗师

医品宗师

他是武林中最年轻的武学宗师,拥有神秘的绝对手感,可他现在却是一名普通的中医大学的大一新生,本想低调的学学医,看看病,恋恋爱,可在一次中秋晚会被迫表演中震惊了全场,注定闪耀的美好大学生活从此开始了...

蛮尊

蛮尊

世家横行,宗门林立,神州大陆的资源被瓜分的一干二净。没有资源怎么修炼?抢!没有抢不来的东西,只有不努力的劫匪!武道之路,决不后退!这是黑风寨大少爷夏临喊出的豪言壮语。—已完本植物制卡师传奇,请放心收藏。企鹅交流群88183082...

甜妻在上,总裁请克制

甜妻在上,总裁请克制

当她知道陆辰修收养她的原因时便是他亲手将她推向深渊的开始。她最害怕被抛弃,可是终究还是被他抛弃。他最害怕失去控制,却一而再再而三的为她疯狂。陆辰修答应我,永远都不要相信任何人,包括我。...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