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问题又来了,在上论《公冶长》篇中,我们看到子贡说过:&ldo;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rdo;子曰:&ldo;赐也,非尔所及也。&rdo;子贡也已经提出他的推己及人之恕道。他说过&ldo;我不希望别人给我的;同样的,我也不想转加给别人。&rdo;可见他早已在实行恕道。可是在这里孔子却说,子贡啊!这不是你能做得到的。现在孔子反而教子贡,&ldo;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do;这与子贡的前言,又有什么差别?难道孔子老是摆权威,只有他的对,学生的话对了也是错吗?其实不然,子贡所提出的话,和孔子现在答的,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有文字上的不同,其意义是一样的。事实上,大有立足点的不同。
子贡是说,我所不想别人加给我那些不合理的,我也同样的不想加到别人身上。这是以我为中心,我受到了妨害之后,才想到不要同样地找别人的麻烦。现在孔子说的,只要我自己发现不要的,便不要再施给别人。根本上在严格要求自身的净化,不要靠比较以后才想到别人。这一点要特别注意。
其次,如果把这两节连起来讲,正好互作阐发,那便是&ldo;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rdo;&ldo;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do;这便是孔子教授法的机锋锐利,等于后世禅门中一个故事:唐末诗僧贯休作了两句很得意的诗:&ldo;得句先呈佛,无人知此心。&rdo;他拿给一位禅门的老和尚看,老和尚反问他:&ldo;如何是此心呢?&rdo;贯休反而答不出来了。老和尚便笑说:&ldo;无人知此心。&rdo;这段孔子与子贡的对话,便同此一样隽永有味,值得深思反省。
站在书呆子的立场,专门研究自己的人生,我认为&ldo;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do;这八个字做不到,随时随地我们会犯违背这八个字的错误。尤其在年轻一辈的团体生活中,就可以看到很多事例。前天就有一个正在服兵役的学生回来说,他三支牙刷,六条短裤,都被&ldo;摸&rdo;跑了。事实上自己根本有这些东西,可是就喜欢把别人的&ldo;摸&rdo;来,&ldo;摸&rdo;到了心里觉得很痛快。这种行为说他是&ldo;偷&rdo;吗?不见得这么严重。前天我们的楼梯口的一副门帘不见了。办事的人说被偷了,我说算了,一定是被年轻人&ldo;摸&rdo;去了。说他有意偷吗?他没这个意思。说他没有偷吗?年轻人有这种心理,摸来很好玩,很有味道,还在那里称英雄。东西被人&ldo;摸&rdo;跑了,心里一定会不高兴,可是自己有机会,也会&ldo;摸&rdo;人家的。过团体生活的时候,有的人洗了手,本来要在自己的毛巾上擦干净,看见旁边挂了一条,顺手擦在别人的毛巾上。为什么会有这样一个思想行为出来呢?这是小事,不能做到&ldo;己不所欲,勿施于人。&rdo;对于大的事,做到我所不要、所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让别人承受,就太伟大了,这个人不是人,是圣人了。太难了!可是作人的存心,必须要向这个方向修养。能不能做到,另当别论。
这八个字的修养,要做到很难很难,&ldo;己所不欲,勿施于人。&rdo;同时也就是&ldo;己所欲,施于人。&rdo;后来佛家思想传到中国,翻译为&ldo;布施&rdo;。施字上加一个&ldo;布&rdo;字,就是普遍的意思。佛家的布施和儒家这个恕道思想一样,所谓慈悲为本,方便为门,就是布施的精神。人生两样最难舍,一是财,一是命。只要有利于人世,把自己的生命财产都施出来,就是施。这太难了,虽然做不到,也应心向往之。
毁与誉
子曰: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
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
孔子说,我对于人,毁誉都不计较,即如说那个人说某人好,那个人说某人坏,很难据以定论。我的体验,不要轻易攻讦人,也不要轻易恭维人。人很容易上恭维的当。但是我总觉得恭维人比较对,只要不过分的恭维。对于自己要看清楚,没有人不遭遇毁的,而且毁遭遇到很多,即使任何一个宗教家,都不能避免毁。像耶稣被钉十字架而死,就是因为被人毁。而且越伟大的人物,被毁得越多,所以说&ldo;谤随名高&rdo;。一个人名气越大,后面毁谤就跟着来了。
曹操还没有壮大起来的时候,初与袁绍作战,情势岌岌可危,他的部下没有信心,认为会打败仗,很多人都和袁绍有联络,脚踏两边船,以便万一情势不对时,可以倒过袁绍那边去。他们往来的书信资料,曹操都派人查到,掌握在手里,后来仗打下来胜利了,曹操立刻把这些资料全部毁了,看都不看,问更不问。有人对曹操说,这些人都是靠不住的,应该追究,曹操说,跟我的人,谁不是为了家庭儿女,想找一点前途出路的?在当时是胜是败,连我自己都没把握,现在又何必追究他们?我自己信念都动摇,怎能要求他们?如果追究下去,牵连太广了,到最后找不到一个忠贞的人,不必去追问了。这也是曹操反用恕道,故意作到能够宽容人。其次古人的句子:&ldo;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rdo;人与人相见,三两句话就说起别人来了,这是通常的事,没有什么了不起。不过,如果作为一个单位主管,领导人的人,要靠自己的智慧与修养,不随便说人,也不随便相信别人批评人的话,所谓&ldo;来说是非者,便是是非人。&rdo;一个攻讦人的人,他们之间一定有意见相左,两人间至少有不痛快的地方,这种情形,作主管的,就要把舵掌稳了,否则就没有办法带领部下的。另外一些会说人家好话的人,中间也常有问题。李宗吾在他讽世之作的《厚黑学》里,综合社会上的一般心理,有&ldo;求官六字真言&rdo;、&ldo;做官六字真言&rdo;、&ldo;办事二妙法&rdo;,所谓&ldo;补锅法&rdo;、&ldo;锯箭法&rdo;,都是指出人类最坏的做法。有些人最会恭维人,但是他的恭维也有作用的。
近代以来,大家都很崇拜曾国藩。其实,他当时所遭遇的环境,毁与誉都是同时并进的。因此他有赠沅浦九弟四十一生辰的一首诗:&ldo;左列钟铭右谤书,人间随处有乘除。低头一拜屠羊说,万事浮云过太虚。&rdo;这是说他们当时的处境,左边放了一大堆褒扬令、奖状。右边便有许多难听而攻击性的传单。世间的是非谁又完全弄得清楚呢!多了这一头,一定会少了那一边,加减乘除,算不清那些帐。你只要翻开《庄子》书中那段屠羊说(人名)的故事一看,人生处世的态度,就应该有屠羊说的胸襟才对,所谓&ldo;万事浮云过太虚&rdo;。
孔子这里说,听了谁毁人,谁誉人,自己不要立下断语;另一方面也可以说,有人攻讦自己或恭维自己,都不去管。假使有人捧人捧得太厉害,这中间一定有个原因。过分的言词,无论是毁是誉,其中一定有原因,有问题。所以毁誉不是衡量人的绝对标准,听的人必须要清楚。孔子说到这里,不禁感叹:&ldo;现在这些人啊!&rdo;他感叹了这一句,下面没有讲下去,而包含了许多意思。然后他讲另外一句话:&ldo;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rdo;,夏、商、周这三代的古人,不听这些毁誉,人取直道,心直口快。走直道是很难的,假使不走直道,随毁誉而变动,则不能作人;做主管的也不能带人。所以这一点,作人、做事、对自己的修养和与人的相处都很重要。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桃色镜头 如何修证佛法 猫犬系男子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何如 唯识与中观 我爱吃肉肉 温故而知新 孟子旁通 小崽崽他超行的 一树海棠压梨花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你妈就在那里 卿宓 修车沦陷 历史的经验 烈狗 严拓 易经杂说
陆瑶,医学天才,一朝穿越,成为耳不能听的孤女。脑海里那些叽叽喳喳的声音是怎么回事?原来她可以听到别人的心声,这金手指还不错!穿越第一天,婶婶将她嫁给村里的无赖,且看她如何修理人,谁答应的谁嫁!门前捡了一个流浪汉,众人劝她别管闲事!本着医生的天性,陆瑶不忍见死不救,毅然决然带回家。从此,这个男人,宠她,护她,做她行走的耳朵。陆瑶表示,捡了个男人真不亏。男人木着脸纠正是相公。...
本是举世无双的帝王血脉,却一朝沦落为废材弃女。天赋觉醒,她乃世间第一御兽师!御万兽,踏九霄,锋芒乍现,掀起大陆风云。皇族重金为聘,神王以天下相许。她冷眼睥睨,一身傲骨清冷卓然。一朝惹上亦正亦邪的妖孽国师,蚀骨缠情,被迷得神魂颠倒,无处可逃。她不服定是你这个妖孽国师用邪术蛊惑于我!他邪肆一笑现在可是你主动扑倒的我。...
作者笔安的经典小说重回八零好芳华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重回八零好芳华张茹前世活的窝囊,临死前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几十年。重生回到十七岁,她努力奋斗,改变命运,揭穿一个个恶毒的阴谋,只是总有个龟毛的男人总是在眼前晃悠。终于,她认出他竟是前世恩人,她决心报恩,对他好,对他再好,对他更好只是在打算抽身时却被某刺头强势扑倒。张茹欲哭无泪,她真的只是想报个恩啊,没想以身相许…...
祖乘风,一位医科研究生穿越到了神魔大陆一个教条古板的书呆子身上。书呆子满口的之乎者也,仁义礼德,却连杀鸡都怕。祖乘风放荡不羁,嬉笑怒骂,唯我唯心。会有怎样的故...
佣兵之王张幼斌归隐都市,在一家小小的酒吧里成了一名服务生,他不仅泡走了极品美女老板娘,又骗得漂亮女警花的芳心,就连美艳女佣并绝色女杀手俏丽艳寡妇,也都纷纷对他倾心钟情,带着无边的艳福,张幼斌在都市之中叱咤风云,成为都市中的王者!...
于微深爱着傅北淮,为留在他身边,放弃亲情,友情,事业到头来,敌不过他的初恋回来。傅北淮从来就看不起她,直到她离开,直到他从别人那得知,她快要死了他找到她,她视他如陌生人,身边还站着一个男人。我们,可以,重头再来吗?不可以,我不想把我所剩无已的心力和温热的生命都交给你。于微停顿,因为,你根本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