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接着就讲到真正的作学问,孔子说要作到什么程度呢?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先谈什么叫&ldo;儒&rdo;?这个中国字,根据《说文解字》的另一种解释:&ldo;儒&rdo;是人类社会所需要的人,所以在&ldo;人&rdo;字旁边加一个需要的&ldo;需&rdo;字,便成了儒。我们再看&ldo;佛&rdo;‐‐&ldo;弗人&rdo;,不是人,是超人。&ldo;仙&rdo;‐‐&ldo;山人&rdo;,有如高山流水。&ldo;需人&rdo;则是人类需要他,社会当中不可缺少的人,这就是&ldo;儒者&rdo;。我们都称孔孟思想为儒家学说,但是究竟要什么样子才能叫&ldo;儒&rdo;呢?孔子在这里提出来分为两种:一种叫君子之儒,一种叫小人之儒。如果再进一步参考《礼记》中的《儒行篇》,便有很多儒者类型的标准。一个儒者应当有怎样的行为,他的作风以及人格的规范,在《儒行篇》中,说得很清楚,也包括孔子在这里所提两种儒者之一的君子之儒行。
我们现在来说,什么叫小人儒?书读得很好,文章写得很好,学理也讲得很好。但除了读书以外,把天下国家交给他,就出大问题,这就是所谓书呆子,小人儒。所以处理国家天下大事,不但要才德学三者兼备,还要有真正的社会体验,如果毫无经验,只懂得书本上那一套,拿出来是行不通的;不知道天下事的现实情状就行不通。比如说,这两天美国总统到了中东,他在那里讲些什么?知不知道?如果说报纸上有新闻;报纸上登的,和原有的真话,不知相差多远。根据报纸你就可以评论天下事,这是书呆子之见。君子之儒有什么不同?就是人情练达,深通世故。如前面所讲的,子路的&ldo;果&rdo;,子贡的&ldo;达&rdo;和冉求的&ldo;艺&rdo;,都具备了,那就是&ldo;君子儒&rdo;。
知人之明
子游为武城宰。子曰:女得人焉尔乎?曰: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
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
子游为孔子弟子,少孔子四十五岁,姓言名偃。他出去做官,在武城这个地方为&ldo;宰&rdo;‐‐首长。回来看老师,孔子问他在地方上得到人才没有?讲到这句话要注意,从历史可以看出,中国古代非常重视对后辈的培养。尤其在汉唐,对地方的人才,都经过慎重的选拔,并且视选才为重要工作之一。所以子游这个学生来看他,孔子的第一句话,就问他在地方上发掘到人才没有。因为任何一个地方,任何一个时代都要人才。所以孔子第一句话就问这个问题。子游说:&ldo;有个澹台灭明。&rdo;号子羽,比孔子少三十九岁,相貌很难看。中国人常用孔子一句话,&ldo;以貌取人,失之子羽。&rdo;便是指此公的故事。在这以前他曾见过孔子,我们这位老夫子,这天不知道什么事情心情不好,看见这个年轻人怪难看的样子,并不太注意他,这位年轻人没有好久就走了。不过他还是愿意做孔子的学生,学问非常好,后来成为不得了的人物。历史上记载:在南方,他和他的弟子们名动诸侯。他到哪里,各国元首都欢迎他。而且他还带有点英豪侠气。子游在武城发现了,又介绍给孔子。所以孔子后来感叹&ldo;人不可以貌相&rdo;,以外形去判定一个人才,往往会有失误。孔子自己承认错了。错了就错了,孔子非常勇于认错。
子游向孔子报告,找到了一个叫澹台灭明的人才。此人&ldo;行不由径&rdo;‐‐这句话照古人的解释,是说走路绝不走小路。如比之现在的情况,不走小路,难道走大马路?不被汽车压死才怪‐‐子游又说他从来没有到我房子讲过私话。对于汉代以来&ldo;行不由径&rdo;解释为&ldo;不走小路&rdo;的说法,(朱注:径,路之小而捷者。)我不同意。古时候&ldo;径者道也&rdo;,并没有说必是小路,人光走大路,不走捷径是笨蛋。难道是瞎子,小路不敢走,怕跌倒?那么什么叫&ldo;行不由径&rdo;呢?我们刚才已经讲过了,澹台灭明后来带了弟子,在南方一带,游说诸侯,名动公卿。他到哪里,各国元首都对他重视。这个人有江湖豪气,&ldo;行不由径&rdo;是说他行事从表面看来,有时不依常规,不循常道,有点满不在乎的味道,有如子贡那个&ldo;达&rdo;字的道理一样。因为他&ldo;行不由径&rdo;,所以孔子对他也看走了眼。言偃在这里讲他&ldo;行不由径&rdo;,表面看来有违常规,但是他又发现澹台灭明还有一个很大的长处‐‐很讲义气,绝对无私,不是为了公事,从来不到子游的房里来。因此,我认为&ldo;行不由径&rdo;四字,当作此解。但我这个说法,也是&ldo;行不由径&rdo;的。此举实在并非故意,因为发现这里面有些混淆不清,只好套用孟子一句话:&ldo;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rdo;
功成身退
这一篇上面都是讲学生的故事;下面是对当代一些人物的评论,说明待人处世的学问之道。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
也!
孟子反,是鲁国的大夫。在鲁哀公十一年这个阶段,当时鲁国有难,作战的时候,孟之反为统帅之一。孔子学生冉有也参加战役为统帅。孟子反怎样的不伐呢?有功而不骄矜,不宣扬叫不伐。古代&ldo;伐&rdo;与&ldo;矜&rdo;这两个字常常会连在一起用。&ldo;矜&rdo;是自以为高明;&ldo;伐&rdo;则为有功、有才,而自我夸耀。&ldo;奔而殿&rdo;,是说他在这次战役中打了败仗,撤退时他走在最后,拒敌掩护撤退。我们知道历史上记载,鲁国那一次是打了败仗。学军事的人就知道,打胜仗容易,打败仗难。军事中的作战计划是有两套的;这两套计划分门订立。假如当统帅的作打胜仗的计划,参谋长便应当另作打败仗的计划,然后两套计划配合起来运用。或者参谋长作打胜仗的计划,但统帅就不能再作打胜仗的计划,否则万一败了会很惨。战争不是胜就是败,但一个人又计划胜仗怎么打,又计划败仗怎么打,心理上也成问题。当然,有特殊的将才不在此限。中国历史上打败仗最有名的军事家应该算是诸葛亮,他六出祁山,每次撤退,一兵一卒都不会少,是古今以来,安全撤退成功的战略家。
在战场上打了败仗,哪一个敢走在最后面?就是平常走夜路,胆小的也先跑了,怕后面有鬼。打败仗比这还可怕。孟之反则不同。&ldo;奔而殿&rdo;,叫前方败下来的人先撤退,他自己一个人挡在后面。&ldo;殿&rdo;便是最后的意思。&ldo;将入门&rdo;这句,是说孟之反由前方撤退,快要进到自己的城门时,&ldo;策其马曰&rdo;,他才赶紧用鞭子,抽在马屁股上,超到队伍的前面去。然后告诉大家说:&ldo;非敢后也,马不进也。&rdo;他说,不是我胆子大,敢在你们背后挡住敌人,实在这匹马跑不动,真是要命啊!
孔子认为像孟之反修养到这种程度,真是了不起。这一节,我们有两点要了解。第一点,历史上每一战争下来,争功争得很厉害,同事往往因此变成仇人、冤家。尤其在清朝时候,有些人夺取了功劳,还把过错推给别人。因此引起内部的不平。太平天国的失败,就是由诸将争功所致。第二点,由此可知鲁国当时国内的人事问题太复杂,但孟之反的修养非常高,怕引起同事之间的摩擦,不但不自己表功,而且还自谦以免除同事之间彼此的嫉妒。
修车沦陷 严拓 历史的经验 人生的起点和终站 桃色镜头 如何修证佛法 唯识与中观 烈狗 我爱吃肉肉 一树海棠压梨花 孟子旁通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温故而知新 卿宓 猫犬系男子 易经杂说 你妈就在那里 听南怀瑾讲庄子全集 小崽崽他超行的 何如
陆瑶,医学天才,一朝穿越,成为耳不能听的孤女。脑海里那些叽叽喳喳的声音是怎么回事?原来她可以听到别人的心声,这金手指还不错!穿越第一天,婶婶将她嫁给村里的无赖,且看她如何修理人,谁答应的谁嫁!门前捡了一个流浪汉,众人劝她别管闲事!本着医生的天性,陆瑶不忍见死不救,毅然决然带回家。从此,这个男人,宠她,护她,做她行走的耳朵。陆瑶表示,捡了个男人真不亏。男人木着脸纠正是相公。...
本是举世无双的帝王血脉,却一朝沦落为废材弃女。天赋觉醒,她乃世间第一御兽师!御万兽,踏九霄,锋芒乍现,掀起大陆风云。皇族重金为聘,神王以天下相许。她冷眼睥睨,一身傲骨清冷卓然。一朝惹上亦正亦邪的妖孽国师,蚀骨缠情,被迷得神魂颠倒,无处可逃。她不服定是你这个妖孽国师用邪术蛊惑于我!他邪肆一笑现在可是你主动扑倒的我。...
作者笔安的经典小说重回八零好芳华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重回八零好芳华张茹前世活的窝囊,临死前才知道自己被骗了几十年。重生回到十七岁,她努力奋斗,改变命运,揭穿一个个恶毒的阴谋,只是总有个龟毛的男人总是在眼前晃悠。终于,她认出他竟是前世恩人,她决心报恩,对他好,对他再好,对他更好只是在打算抽身时却被某刺头强势扑倒。张茹欲哭无泪,她真的只是想报个恩啊,没想以身相许…...
祖乘风,一位医科研究生穿越到了神魔大陆一个教条古板的书呆子身上。书呆子满口的之乎者也,仁义礼德,却连杀鸡都怕。祖乘风放荡不羁,嬉笑怒骂,唯我唯心。会有怎样的故...
佣兵之王张幼斌归隐都市,在一家小小的酒吧里成了一名服务生,他不仅泡走了极品美女老板娘,又骗得漂亮女警花的芳心,就连美艳女佣并绝色女杀手俏丽艳寡妇,也都纷纷对他倾心钟情,带着无边的艳福,张幼斌在都市之中叱咤风云,成为都市中的王者!...
于微深爱着傅北淮,为留在他身边,放弃亲情,友情,事业到头来,敌不过他的初恋回来。傅北淮从来就看不起她,直到她离开,直到他从别人那得知,她快要死了他找到她,她视他如陌生人,身边还站着一个男人。我们,可以,重头再来吗?不可以,我不想把我所剩无已的心力和温热的生命都交给你。于微停顿,因为,你根本不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