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小燕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第二百六十九章沈万三(下二)
“那就有劳沈兄了。”朱重九笑了笑,嘉许地点头,并未因为沈富的大手笔感到丝毫震惊,以他两世为人的头脑想來,既然沈富敢丢出十万石米探路,实力当然不会太差,在淮扬商号和淮扬各地官府的全力配合下,将那些零散的投机商人打得血本无归是最正常不过的事情,如果输了,才真正值得诧异。
这个动作看在沈富和施耐庵等人眼里,却愈发显得高深莫测,未经过另一个时空商业社会洗礼的他们,可不知道什么叫做股票、期货,卖空卖空,风险对赌之类乌七八糟的东西,见朱重九面对几十万石粮食的大买卖,竟然眼皮都不眨一下,忍不住心中暗自感慨,“到底是成大事的人,胸怀沟壑,换了别人在那个位置上,怎么可能如此淡定。”
通常宾主之间谈到了这个地步,就该礼貌地互相告辞了,然而朱重九显然不太懂这些,自己坐回了位子端起茶來喝了几口,然后又打手势请客人们也坐下,想了想,笑着说道:“其实沈家可以往扬州贩运的,也不止是粮食,有一种东西”
轻轻皱紧眉头,他努力在自己的双重记忆里搜索,“有一种叫棉花的东西产自天竺那边,不知道沈兄见过沒有,应该和现在民间种植的小棉长得差不多,但植株要高一些,好像是多年生,就是种一次可以用很多年的那种。”(注1)
一边说,他一边用手指沾了茶水在桌案上勾画,虽然用了很多另外一个时空的术语,但好歹让沈富最终明白了他的意思。
“大总管说的是木棉吧,倒也不用去天竺,广南和雷州那边就有,只是此物比较娇贵,远不及小棉容易种植。”沈富想了片刻,斟酌着回应,“但若是织布的话,木棉肯定比小棉合适,产量大,绒毛长,织出來的布穿在身上也舒服,泉州那边叫吉贝,产量颇大,近年來则以松江货为优,已经超过了泉州货,号称衣被天下。”
他是一个经商的天才,说起棉花和棉布相关的事情來,简直是如数家珍,朱重九也不打断,非常耐心地听他把所有信息都讲述了个遍,才点点头,笑着补充,“就是木棉,我想请沈家帮忙运一些到扬州來,如果有种子和幼苗的话,也麻烦沈家给我找一些。”
“大总管想开织布作坊。”不愧是沈富,立刻猜到的朱重九的真实意图,猛地一拍自己的大腿,长身而起,大声劝阻,“大总管慎重,那东西看似简单,却极其耗费人工,利润又过于单薄,大总管花费时间和金钱在那上面,沈某看來,未免,未免得不偿失。”
然而,很快,他又瞪圆了眼睛,急切地补充道,“我明白了,大总管深得水力驱物妙法,如果把松江的黄道婆纺车和踞织腰机都改用水力推动,只要棉花跟得上,一日夜织布百匹简直轻而易举。”
“沈兄大才,朱某想做的就是此事。”这回,终于轮到朱重九震惊了,站起身,佩服地冲着沈富拱手,“张明鉴那狗贼一把火将扬州烧成了白地,朱某想尽了一切办法,也无法给六十多万百姓都找到营生,而一旦能把水力纺纱和织布的机器弄出來,一下子安置几万人都不成问題。”
这也是他从朱大鹏的记忆里找到的灵感,另一个时空当中,某棉纺大国企改制,一次性就让数万职工全部下了岗,而在之前数十年内,正是这群庞大的纺织工人,凭着落后于整整两个时代的机器和勤劳的双手,为共和国赚回了数不清的外汇和海量的其他商品。
朱重九现在所面临的情况正好与记忆中相反,他需要的不是将老百姓都赶上街头,自谋生路,而是给治下几十万人找到活路,别起來造反,所以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就成了最好的选择,而这种长耗时,低强度的体力劳动,非但适合女工,那些体型相对孱弱,干不了烧窑、铺路、煮盐和挖矿的豆芽菜类男人,也能胜任,并且有可能比女工干得更为出色,(注2)
“大总管心怀仁厚,沈某佩服。”此刻的沈富,思维已经完全被水力纺织行业的前景所占据,说起话來霸气十足,“王伯善在《农书》当中,曾经提到过一种大纺车,以水力驱动,可装三十二个锭子,纺麻每日夜高达数百斤,比松江的黄道婆机还厉害一百倍,但沈某只见过其书,却沒见过水力大纺车的实物,如果大总管能找工匠按图索骥,打造出來十几个放在江边,呵呵,沈某以为,此后天下恐怕就再无松江布的立锥之地了,”
“水力大纺车。”闻听此言,朱八十一又是一愣,他的确一直在构想,根据眼下的实际工业发展情况,领着麾下的工匠们开发出一种高效率水力纺车來,却万万沒想到,早已有人走到了他的前头,一次可以纺三十二个锭子的大纺车,那得先进到何等地步,要知道,最初的珍妮纺纱机,不过才八个锭子,而那已经是西方工业革命时期的产物,而王伯善的纺车,竟然比珍妮挤高明了数倍,领先了好几百年。
“是东平王伯善,名帧,做过一任旌德县令,在任期间广兴农桑,甚得百姓拥戴,后來年纪大了离任回家,百姓一路护送他回到了故乡。”施耐庵交游广阔,主动在一旁解释,“他那本农书,草民碰巧也拜读过,上面画有许多农具的草图,看起來极其高深。”(注3)
“这个人还活着么,他有沒有嫡传弟子。”朱重九的思维模式永远和别人不一样,立刻想到了前去挖大元朝的角。
“农书成于五十年前,此公即便还活着的话,恐怕也是耄耋之龄了。”施耐庵想了想,苦笑着回应。
朱重九闻听,约略有些失望,但很快,就又兴奋地追问,“那市面上哪里可以找到他的农书,水力大纺车的样子,先生可曾见到过。”
“旌德那边据说有过,但是草民未曾见到,想必是夺人活路,被百姓捣毁了吧。”施耐庵摇了摇头,苦笑不止。
“捣毁。”朱重九愣了愣,也陪着摇头苦笑,黄道婆的三锭纺纱机的出现,已经让许多农妇无法坐在家里在凭着纺车赚钱糊口,王伯善的三十二锭大纺机开动,周围岂不是“民不聊生”,好在那东西据说只能纺麻,不能纺棉和丝,否则,老王家祖坟都得被人挖出來。
不过,如果由淮扬商号來开水力纺织大国企,用淮安军的武力为后盾的话,就沒这个问題了,首先,在淮扬地区,民间手工业相对发达,家庭纺织并不是主要谋生手段,其次,他准备的倾销区域是江南和海外,对方未必有能力打上门來。
“清源,回头安排人手去求购王伯善的农书,越快越好。”想到这儿,朱重九轻轻敲了下桌案,大声命令。
“是,本遵命。”扬州知府罗本立刻站起來,肃立拱手。
“买到后直接送至大匠院,让焦大匠组织人手按图索骥。”朱重九满意地点点头,继续吩咐,“松江那边的黄氏纺纱机和踞织腰机也多买几台回來,看看能不能改成水力推进的,跟焦大匠说不要着急,等抽出空來,我会跟他一起去弄。”
对于一个有过实际操作维护经验的工科男來说,吃透十四世纪的机器工作原理,并且酌情加以改进,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情,朱重九对此非常有信心,但是,当新机器开发出來之后,原材料能否供应得上,却成了一个关键的问題。
想到这儿,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又转向沈富,恰巧对方的眼睛也看了过來,心有灵犀一般说道:“棉花的事情包在我沈家身上,那种木棉,大总管要多少就有多少,至于棉苗和种子,请给沈某三个月时间,三个月后,肯定能给大总管准确答复。”
“如此,那就一并拜托沈公了。”朱重九松了一口气,主动朝沈富施礼,有了粮食和棉花这两样前提,他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计划,就彻底有了发展保障,用不了太久,便会自己成长为一个巨大的怪兽,一切敢挑战它的人,都必将被撕得粉身碎骨。
沈富却被吓得闪身跳开,立刻以晚辈之礼还了个全揖,“不敢,不敢,在大总管面前,草民哪当得起“沈公”二字,折杀了,折杀了,真的是折杀了。”
“沈公不必客气。”朱重九笑着拉起对方,郑重承诺,“只要你能在一年之内,保我淮扬粮食和棉花供应无虞,我就敢保沈公富可敌国,并且只要朱某人还活着一天,沈家子孙就得到我淮安军庇护,永不反悔。”
注1:小棉,即非洲棉花,从西域传入中国,宋代已经开始广泛种植,但其纤维粗,短,棉桃小,产量低,所以远不如同期从海上传入中国的印度棉,即文中所说的木棉。
注2:明代的大型织布工坊中,比较著名的纺织能手,都是男工,一方面是因为时代局限,女人忌讳在一堆男人之间工作,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说明在纺织行业,男士并非天生缺乏相应天分。
注3:王帧这个人,大伙感兴趣可以网络上搜索一下,特别像是一个工科穿越客,诸多发明如果能流传开,足以让当时的中国科技水平前推几百年。
(大雁文学WwW.XiaoYanWenXue.CoM)
王牌强兵 文圣 天道独尊 掌妖之心 重生西游 穿越异界当恶魔 二道贩子的崛起 文字灾厄 重生之科技狂人 网游之黑暗道士 大荒蛮神 金玉瞳 掠夺在影视世界 乡村小医圣 请叫我女王大人 位面征服系统 大漫画 末世化学家 私密关系 纵横三国的铁血骑兵
麻辣小妻学长,别来无恙面对着电视剧里最狗血的故事,那就是,男朋友结婚了,新娘却不是她?洛蕊琳她一没有像其他女人一样又哭又闹,二没有躲起来让她们逍遥快活,而是,提着油漆来当礼物。...
我得罪了我的漂亮女上司,她打压我,针对我,有一天,我终于忍无可忍,开始反击!...
作者南三石的经典小说回档纯真年代最新章节全文阅读服务本站更新及时无弹窗广告小说黑白的纯真年代,雪糕女神,浅浅女孩,财院万千学姐,江硕很头疼我该怎么选择?这是一个痞子荡气回肠的重生故事。注本文时代大背景,不修仙。...
一种毒药,一种解药,武林风云之下,暗流汹涌两棵神树,两门武功,江湖恩怨之中,抽丝剥茧。初入游戏的迦叶,凭借自己的智慧,获得了一本辅助绝学,正是这本秘籍,让他有了闯荡江湖的资本,之后的江湖岁月,他勤修苦练,只有一个目的将这门武功练至大成,然而,一次偶然的遭遇,他遇到一种名为三魂七魄丹的丹药,自此被卷入团团迷雾,无数的疑团,无数的悬念,这个江湖,究竟是怎样一个江湖,他该如何去伪存真,揭开谜底呢?...
神医华尘奉师命进入医院保护冰山美女未婚妻,左手治病,右手护花,引得千娇百媚的各种美女纷纷来袭,最终踩着一个个强敌登陆上上巅峰强者之路。这就是属于华尘的传说,一个没人能超越的传说!...
吴正东的祖上是拥有近四千顷土地的大户人家,但经历了近代数百年的动乱和劫难,到了他这一代,老吴家最终没落消弭在人群中。但是吴正东心中的豪门之梦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到了二十八岁,吴正东才渐渐明白,豪门或许只能成为心中的一个梦想。然而有梦就有人生,深夜辛勤工作的吴正东一夜之间重生到了十六年前,从此,他心中的豪门之梦又燃烧了起来。多了十六年的履历和经验,且看吴正东如何利用这些优势,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出豪门之路!本书读者群64504261。...